+.5,戛纳补课9。极力避免让逻辑牵引多线叙事的同时,运用诡谲多变的基调+各色人物的焦虑症结对碎片故事进行粘接。局部非常像林奇电影,但即便语境已经如此超验,结尾却仍未脱离结构桎梏。
天杀的真的很无聊,为了制造最后的大连环意外,用了一个多小时铺垫,几组毫不相干的人物汇集,没有动机没有成因,莫名其妙的主观切入,打破正常的叙事手段,碎片化的强扭,用不同阶层的人侧面描绘命运无常,即便结尾真的“生死相交”了,也觉得这种形式主义的片子并没有多么讨巧,只有牵强附会东拉西扯
片子凌乱得就像最后从天而降的碎玻璃渣,跳脱的剪辑尽管把众人物放置在同一维度里,却丧失了价值,沦为猎奇的实验电影。观影过程如同在做拼图游戏,拼在一起的结局确实瞠目,拍摄视角大胆,但掩盖不了空洞本质。本可以大做文章的屏幕坏点和画上巧合的墨点,都草草没了下文。乱入的中国银行标志太神了。
太太太太太意外,本来以为是11:14的节奏还在琢磨剧情,没想到视角摄影布景剪辑抓住了全部注意力,BGM和声效是近年院线里最具感染力的一部,重低音深入骨髓,ifc的座椅简直要把人震上天,相比之下结局的串联其实特别无力。就让我在飞速下降的电梯里,在上帝视角和轮转的场景声里,再飞一会。
骗人;;;根本不是11分钟哈哈哈哈哈恍恍惚惚何厚铧
1、典型的多线叙事,只是各个线索交待均有不足,2、没有明显的主线,太凌乱,无头绪。3、只是为巧合而巧合,或者只是为了强调最后的宿命感,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感觉就是Skolimowski拿了一个他多年以前写废的剧本来实验练手:一方面,无论是非线性叙事还是非常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宿命论与神秘主义基调,都非常的90年代;另一方面,无论是跨格式的数字影像还是多次出现的动物视角,都为后来的Eo奠定了基础
跟很wtf的前作相比这片很通俗了,内容赶脚不是太炸裂,大概看到一半我突然想起来以前有个电影《两分钟警告》好像就少了惊喜。多线揉成一股,技法老道,用钟声、语言、多次出现但不同侧面交代的事件厘清每条线在11分钟里的进度。不过WTF点还是有的就是神秘的黑点、显示屏的坏像素、老画家扬·诺维茨失手撒上的墨点..人间就是上帝显示屏上的众生?!
豆瓣分数过低6.9~7.5较合理这是一部cult片,各类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11分钟内的事情用散片的方式不按顺序衔接,最后碰撞在一起。很多房间里的布局道具场景都有各类暗示意义。还有华沙街景看着眼熟lol
也太Onthenose@tiff
电影之所以为电影,就在于视听语言在制造影片叙事动机时候的不可替代性与其被灌输叨逼叨不如自己去“看”,所以每个人都能看院线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电影院”,去看这样一场只关乎电影本身的“电影”。
《11分钟》这片是《EO》导演2015的作品,非常有意思的多线叙事,多线归一的片子。前面用了90%的时间铺垫,就为了最后的“爆点”,这几件毫不相干的事就像一块块多米诺骨牌,不知道那块先倒下?而后一发不可收拾,“这不是巧了么?”。最后的分屏,你到底是哪块呢?这片有点儿类似《11:14》,但还不完全一样。
11分钟死亡预兆。天空斑点,矮狗视觉,电视通灵,神经光头……神秘有余,留白太多,各个线索交代不足,却也营造出足够怪诞的宿命感,挺好
Lamiseenavantdenotrerapportauximagesetregardsparlesmontagesalternéssousdifférentpointdevueetdedifférentsfilmagesravivel'angoisselatentedansl'attentedupointdeconfluenceexplosifdecesmicro-récits.1conceptionformelleplutôtk'1filmanodin
要把连环、巧合事件讲述得有趣,需要功力。明显这部片没有够
绝对的后现代主义“碎片”电影,多媒体分屏的运用确保观众难以自我代入影片中任意一名角色,灾难前短短11分钟被斯克利莫夫斯基利用复调式叙事结构扩充至近80分钟,然而现代难容停留的景观媒介衍发出的焦躁情绪淹没了多声部对话的共振与撕裂,它是退化的。在末尾自监控实时录像逐渐拉远的镜头中,这场惨绝人寰的悲剧迅速分为众多屏幕的一份子,淡出我们的视野组接成了宇宙辐射电波的闪烁信号。影片某种意义上成功预言了短视频的兴起,网民们的焦点被媒体热搜所捕捉再转移,“短,平,快”早已是社会的主基调,这是景观社会的终极形态,“受害者”身处其中却从不自知。(见长评2022.7.13
424铺垫了80分钟好在最后一刻没有泄气,5分钟的好戏看的影院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种多线叙事的桥段被玩儿的次数太多了,这个导演算是拍的比较精彩的。遗憾之处就是这个故事本身,似乎就是所有的巧合融合在一起,拼命的往最后的结局凑,而影片真正想表达什么,还真的很空洞。
2015年的作品所以导演杰滋77岁左右拍的,视觉想法仍然很好很有力量,编剧在前期制造偶然和关联上还是少了好几个事件,并且可能投资不够,美术和服装上欠缺视觉帮忙
前面大段看似错综杂乱的铺垫和剧情就是为了最后那几十秒的爆发,这样的片子真心憋的慌~
最后5分钟收得还ok,不过就是不知道铺垫了这么久到底想讲啥……纯巧合?